来源:【农民日报】
图为贵州施秉县苗绣传承人龙禄颖指导青年一代学习刺绣。 资料图
在博物馆看文物,人们往往会为祖先的成就感到骄傲,但是,将苏绣、蜀锦穿到身上,把蓝白相间的白族扎染做成窗帘,将景德镇陶瓷餐具摆到桌上,用宜兴紫砂壶喝以传统工艺精制的武夷山大红袍,由此产生的是一种更深刻的文化自豪。通过日常接触到的良品美器体会文化传承,这样更能产生对传统手工艺的真正热爱,进而自觉推进非遗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用手工艺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引领。传统手工艺中蕴藏着民族传统造物智慧、审美意识、技术能力和伦理观念,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诚如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所言:“传统手工艺中蕴藏着人类最本质的创造力,几乎涵盖了民众乡土生活的全部,形成一个个持有历史记忆、勾连文化脉络和传播文化价值的基因密码,存续于中华民族乡村价值共同体的每一个细胞当中。”
手工艺致富:就近取材,就业灵活
贵州施秉县的苗家妇女龙禄颖,是苗绣代表性传承人,早先外出打工,后来返乡创办了一家苗绣企业,带动留守妇女就业增收。龙禄颖、龙宇母子通过积极外出学习交流,不断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她们将算法引入苗绣设计,探索建立数字化云工厂生产线,通过手绣与机绣结合的模式增加产能,将苗绣拓展到家居装饰领域。结合当代的消费需求和审美取向,开发出领带、围巾、披巾、苗族时装、壁挂绣片、民间风俗画等苗绣文化系列创新产品,助力苗绣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企业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只有8人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拥有1297名绣娘、年产值破2000万元的地方文化企业。她还成功注册了“蝴蝶妈妈”及“舞水云台”两个商标,推动苗绣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如今已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传统手工艺,如刺绣、剪纸、银饰、竹编、手工造纸、酿酒、制茶、制砚、陶瓷、漆艺、泥塑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鲜活的体现,能够穿越时空的藩篱,在当代生活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手工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振兴手工艺能够从多方面带动和促进乡村振兴。其一,手工艺主要采用手工劳动的方式制作,能耗小,就业灵活,适合居家就业和分散式生产。居家就业缓解了人口外流造成的空心村和留守儿童问题,而留住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其二,手工艺作为各民族、各地区民众“自己的文化”,凝聚着族群认同,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一种艺术化的生产,能够为劳动者带来尊严和幸福感;其三,手工艺大多采用天然原材料,往往就近取材,大自然的馈赠通过勤劳的双手进入产品,天地之精华自然而然地凝结在器物里面,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无心之美”非常动人。原材料的产区往往是山清水丽、钟灵毓秀之地,由此形成的手工艺产业链和生态圈,散发着“天人合一”的独特魅力,适合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其四,手工造物活动多与地方文化、民俗生活相关,传统手工艺融入当代日常生活,有助于恢复以手工艺为物质载体的传统节俗活动,提升文化自信,激发乡土文化活力,吸引非遗传承人、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等创意人群的集聚,发展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使乡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手工艺+”赋能,拓展乡村新业态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从八个方面擘画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蓝图,手工艺便是其中之一。《意见》提出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推动纺染织绣、金属锻造、传统建筑营造等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主要有如下三种:tangxin
其一,“手工艺+创意设计”。充分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提升手工艺发展水平,进行手工艺创意产品开发,赋予传统手工艺以现代设计精神,赋予现代材料以传统文化的韵味,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从而推动传统手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实现其当代价值。
为振兴传统工艺,2016年开始,文化和旅游部陆续支持相关企业、高校和机构等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将优质艺术设计资源引入传统工艺聚集区和欠发达地区。在工作站基础上,又推动设立了一系列非遗扶贫工坊,既帮助当地提高传统工艺发展水平,又带动乡村群众创新创业,共同致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岸瑛认为,“重振传统工艺,一方面要向古人学习,提升文化品位,逐步恢复到民国和清代的水准,在此基础上继续往前走,达到甚至超越《长物志》,这也是有可能的。另外一方面,复兴传统工艺要明确意识到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在这一点上有必要学习西方的现代设计精神,确立为人民服务以及日用品再设计的理念,利用传统工艺重塑现代生活,重建现代文明。”
其二,“手工艺+旅游”。找准非遗手工艺和游客精神需求的连接点,通过多种方式对手工艺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进行生动阐释和精彩呈现,增强非遗对游客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找准非遗手工艺和游客文旅消费新需求的连接点,进一步加强创新、创造,让非遗手工艺满足游客对美好文旅空间、产品、活动、体验、服务的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
“手工艺+旅游”“活”了非遗,“火”了旅游。在云南大理古城的周城村,随着大理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白族扎染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周城村的扎染作坊开始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获得了更大发展。例如,这里的璞真染坊,近年来通过建立白族扎染博物馆、开展经过精心设计的扎染手工体验课,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游客领略传统工艺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年收益增长了一倍以上。
家家户户小锤叮咚,云南鹤庆新华银匠村依托银器文化打造特色小镇。以银器手工艺加工销售产业为基础,推进研发、加工、销售、文化体验、文化交流、休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高了新华银器的影响力,也提升了旅游的品位。
其三,“手工艺+高校”。借力高校,培养和提升新生代传承人的传承水平和创新能力。2015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大力推进“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致力于提升当代工匠群体的传承水平和研创能力。自2015年承接研培计划以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体教师积极支持,迄今为止已培养了200余名新生代传承人,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并与众多非遗社区建立了深入的联系。糖心vlog官网
此外,传统手工艺要想发展成为乡村支柱性文创产业,除了心灵手巧的传承人群,还需要传统手工艺的研究者、批评家、设计师、策展人和经营管理人才等多方面的人才,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这样的人才正在学院中不断涌现。
传统手工艺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振兴区域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资源和重要引擎;手工艺作为各民族、各地区民众“自己的文化”,在提升文化自信、增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摆脱造作、接近自然的传统手工艺,其文化属性愈加凸显,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族风情一道,成为发展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无形资产。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崔现芳
本文来自【农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